有個說法“十人九痔”,指10個人中有9個人可能會患痔瘡。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也恰恰說明痔的發病率非常高,是一種很常見的肛周疾病。 那麼,到底什麼是痔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又該如何治療? 什麼是痔瘡? 痔,俗稱痔瘡,是常見的肛腸疾病,由於肛管或直腸下端的靜脈叢充血或淤血並腫大形成的膨出物。 大約40%的痔沒有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排便時出血、肛周疼痛、肛門瘙癢、痔贅(俗稱“肉贅兒”)脫垂等。 根據生長位置,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內痔,位於齒狀線以上(在肛門裡面,如非較嚴重脫出,一般看不到)。 外痔,位於齒狀線以下(在肛門外,可直接看到) 混合痔,在齒狀線附近,由痔內、外靜脈叢曲張並相互吻合貫通形成。 痔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痔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目前主要有兩種學說。 一是肛墊下移學說。肛管周圍,由一層靜脈、平滑肌、彈性組織等組成的肛管血管墊,簡稱肛墊,這個墊有彈性回縮功能,像橡皮筋一樣,可以擴大,也可以紮緊,如這個功能減弱後,肛墊就充血、下移形成痔。 二是靜脈曲張學說。認為痔的形成與缸墊靜脈擴張淤血相關。 另外,日常誘發因素,如不良飲食習慣(過食辛辣刺激、缺乏纖維攝入等)、職業因素導致的久坐久站、不良排便習慣(如久蹲廁所)、存在導致腹壓升高的基礎疾病(如長期腹瀉或便秘、慢性咳嗽、慢性心臟病等),均可誘發痔瘡。 什麼情況下要看醫生? 如果以前沒有診斷過痔,如果出現肛周疼痛、大便後出血或肛門周邊有腫塊或突起物等情況建議就醫。 如果診斷過患痔,在家遵醫生治療無改善,甚至症狀加重,則建議就醫。 便後或肛門大量出血、頭暈,請緊急就近就醫。 根據醫院不同等級和專科細分情況,每個醫院略有區別,一般是掛肛腸科、普外科。 痔瘡要怎樣治療? 痔的治療一般遵循三個原則:沒有症狀的痔無需治療;有症狀的痔重在減輕或消除症狀,以保守治療為主。 如果出現絞窄性痔或嵌頓痔,急診治療一般是將痔塊推回肛門內復位。如已發生壞死,考慮急診手術治療。 痔患者在家護理要注意改變生活方式,不要久坐久站,妊娠期人群可側睡,降低盆內血管壓力;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不大量進食辛辣刺激食物,也不經常不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有便意,儘早排便,不要久蹲廁所,更不要帶手機入廁所。 痔急性發作期可以溫水坐浴,一天2-3次,能夠減輕炎症和水腫,水溫不宜過熱,以免燙傷,水中不需要加肥皂和沐浴液等物質。 常見的關於痔的說法是否正確? 坐別人剛坐過的凳子會傳染痔? 參考前文介紹的病因,雖然痔的病因未完全明確,但主要傾向是自身生理機能改變引起痔,並不是傳染引起痔,所以坐別人剛坐過的凳子,傳染痔缺乏科學依據。 長期坐辦公室比較容易患痔? 痔的一個誘因就是久坐,因為久坐易引起肛周和盆腔血管壓力增高,特別是易引起下腔靜脈擴張,從痔病因靜脈曲張學說角度看,久坐辦公室是較容易患痔的。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