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檢查?我牙齒又不疼,沒這必要吧?”大多數人被建議做口腔檢查時會有這個反應,持這種錯誤觀點的人不在少數,直到有一天牙疼的無法忍受時,才意識到口腔檢查的重要性。其實進行口腔檢查排除口腔隱患對自身的健康是相當重要的。 一、定期口腔檢查的重要性 1、了解牙齒情況 全面的口腔檢查可以了解牙齒各項情況,獲取專業的口腔健康指導、科學的治療建議,有利於維持口腔健康。 2、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牙齒沒有自愈能力,牙病越拖疼痛感越重,治療花費的時間、費用、就診次數都會增加,可能還會保不住這顆牙齒。 3、有可能發現全身性疾病 口腔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鏡子,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在口腔都有所表現。比如,糖尿病患者免疫防禦功能降低,唾液分泌減少,易引起牙周炎。 二、口腔檢查分為哪幾個部分? 口腔檢查主要分為以下幾項: (1)檢查口腔是否有軟垢、牙石等引起牙齦炎症的物質存在; (2)檢查牙齦是否紅腫、出血等; (3)檢查粘膜是否有異常顏色斑塊或異常疼痛; (4)如果有齲齒,要及時填補。若是齲壞的深度足以到達牙神經,就應該進行牙髓治療; (5)如果有殘根殘冠,或者智齒反覆發作,若是無法治療,就要聽從醫生建議,及時拔除; (6)如果是牙齒缺失,應及時進行修復,恢復正常的咀嚼關係。 三、多久做一次口腔檢查? 普通人群,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 準備懷孕的女性應先檢查後受孕,排除隱患,避免懷孕期間發生口腔急症。 嬰幼兒應從第一顆牙齒萌出開始,每半年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和口腔衛生指導。 3-6歲是兒童患齲高峰,學齡前兒童每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 老年人應每半年做一次口腔健康檢查,每年至少潔牙一次。 對於第一次進行口腔檢查的患者,醫生會建議先進行口腔拍片。畢竟,肉眼只能看到牙齒暴露的部分,醫生無法準確識別隱藏在牙齦和牙槽骨中的細節。通過拍片,醫生對牙齒內部也會有更全面的了解。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