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牙痛就是病,牙齒一旦開始痛了,就說明牙齒病了。 一旦牙齒出現問題,影響之大你可能無法想象,有可能你的身體就是被一顆小小的壞牙拖垮的。 如齲病、牙周疾病等多屬於慢性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人們忽視。因此,通過定期檢查就可以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 一、定期口腔檢查預防常見口腔疾病 齲齒(蛀牙) 在齲病開始的階段,由於較為表淺,僅累及牙齒表面,只表現為微小的齲洞,患者往往沒有自覺症狀,也不易發現這樣的小齲洞,只有定期口腔檢查,醫生才能夠發現並及時處理。 若不定期檢查口腔,患者往往要等到有疼痛的症狀,影響生活質量時才前往醫院就診,此時就診,普通的治療不僅無法緩解疾病造成的痛苦,同時患者花費的時間、費用也會大大增加。 更有甚者,由於齲齒破壞嚴重,導致牙齒根部周圍也發生病變,最終不僅患者的牙齒無法保留,醫生還要採取額外的手段對患者牙齒周圍繼發的疾病進行處理。 牙周病 牙周病的早期為牙齦炎,表現為牙結石(附着在牙頸部黃色或棕色的硬質物)附着、牙齦紅腫,患者在平時刷牙或進食較硬食物時偶有牙齦出血。此時,口腔內僅牙齦存在炎症,病情較為輕微,如患者能及時就診,及時治療,症狀很快就會消失。 但如果患者始終不願接受治療,只會導致患牙鬆動、脫落等不可逆症狀的發生,有些患者甚至會感覺進食時咀嚼無力或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此時只有通過拔牙、鑲牙解決問題,此時治療,不僅治療費用大大增加,同時患者喪失了天然牙,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智齒 智齒經常被牙齦覆蓋,且生長方向千奇百怪,容易造成牙齦發炎、鄰近牙槽骨吸收等問題,通過定期檢查,可及時拔除智齒以有效避免疾病向嚴重方向發展。 如等到上了年紀或伴隨某些全身疾病的時候才想到拔牙,拔牙將受到如張口受限、血壓血糖過高等條件的限制,老年人還需在心電監護下拔牙,不僅費時費力,還要一家人都跟着擔驚受怕。 二、口腔檢查都查些什麼? 對於口腔檢查的不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人對於口腔檢查的不重視。專業的口腔檢查包含以下項目: 1.整體檢查: 牙齒數目、牙齒排列、口腔黏膜、咬合關係。 2. 牙齒檢查: 牙齒顏色、牙齒外形、牙齒動度等等。 3. 牙周組織檢查: 顏色、外形、質地、溢膿或痿管(有無異常斑塊)。 4. 口腔CT: 全景口腔CT。 三、口腔檢查多久一次? 健康狀況良好的青壯年和兒童每年一次口腔檢查。但體質較差,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腫瘤等帶有遺傳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每年檢查1~2次。 中老年人的身體進入多事之秋,各種疾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因此,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特別是步入60歲的老年人,間隔時間應在3~4個月左右,如果有條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醫生檢查,以便全面、系統地掌握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和對受檢者進行健康指導。 這裡要提醒的一點是備孕的人,要注意提前一年開始調理身體,並且戒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晚睡,抽煙,酗酒等,夫妻雙方提前半年做一次檢查。 口腔健康不僅僅關乎美觀,更是全身健康的關鍵。讓我們從今天做起,關注口腔健康,為自己、為家人築起一道堅固的健康屏障。立即行動,預約口腔健康檢查,讓我們共同開啟健康生活的新篇章。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