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總說要定期做眼底檢查,眼底檢查到底是要查什麼? 我只是眼睛看東西有黑影,醫生為什麼要給我開好幾項檢查?這些檢查都有什麼意義? 眼底病中心的門診里,經常有患者拿着檢查單發出以上疑問。 眼底指的是眼球內後部的組織,包括玻璃體、視神經、視網膜、視網膜動靜脈血管、黃斑區(視物中心)、脈絡膜等,若發生病變,一般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到,需要通過眼底檢查來診斷。眼底基礎的檢查項目主要有眼底鏡、眼底照相等,當基礎的眼底檢查無法完全確定病情、病因時,則需要結合其他檢查項目來進一步明確診斷。 那麼,眼底常見的檢查項目主要有哪些呢?做這些檢查分別有什麼作用呢? 眼底檢查 01眼底鏡 眼底鏡檢查是眼底檢查的基礎項目,可以直觀地發現眼底血管改變,如動脈硬化,視網膜出血、滲出、裂孔、脫離等,醫生通過眼底鏡檢查的異常,結合病人年齡、疾病、症狀等因素,綜合判斷需要進行其他的眼底檢查項目。 02眼底照相 眼底照相檢查可以了解眼底情況,排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變性、視網膜色素變性、黃斑裂孔等玻璃體視網膜疾病,通過眼底照相檢查,能直觀了解眼底視網膜組織的健康水平,不僅能篩查出常見的致盲眼病,還能及早發現慢病風險,有助於提升居民眼健康水平和慢病管理水平。 目前常用的眼底照相方式主要有:散瞳眼底照相、免散瞳眼底照相、廣角/超廣角眼底照相。 不過,當前一些眼底疾病單純通過眼底照相檢查不能完全確定,常需結合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03眼底A/B超 眼科A/B超是眼科常用的檢查方法,用於評估眼部的結構和病理情況。 其中,A超主要用於測量眼部的各種參數,如眼球長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等,幫助醫生了解眼體結構的具體情況;而B超則適用於屈光間質不透明時,通過獲取二維圖像來觀察眼內情況,可以檢查玻璃體混濁、視網膜脫離、眼內及球後占位性病變、眼眶占位性病變、眼內異物等眼底疾病。 眼科AB超為醫生提供了重要的診斷依據,有助於眼部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 04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 光學相干斷層成像術(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種高分辨率的光學影像技術,可以觀察眼前節和眼後節的顯微形態結構,是眼底疾病重要的影像診斷手段之一。它雖被喻為“眼科CT”、眼底“光學活檢”,但它無輻射、無創傷,使得視網膜每一層結構如同“千層蛋糕”一樣清晰可辨,主要用於檢查黃斑部病變,對黃斑疾病具有重要的鑑別診斷意義,亦可用於檢測視盤周圍神經纖維層的厚度。 05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流成像(OCTA) OCTA是診斷眼底病的眼科影像學新技術,是OCT功能成像方面的重要拓展,無需注射任何造影劑即可顯示眼底各層血流情況,有效避免了傳統眼底血管造影檢查時間長、操作有創繁瑣,造影劑過敏等問題,安全無風險,且檢查結果與傳統有創造影高度一致,方便快捷,尤其對孕婦、兒童、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眼底檢查提供了安全保障。 傳統OCT設備僅能觀察黃斑區結構,對於視網膜及脈絡膜血管形態及血流運動不能識別,現有OCTA技術分辨率高,範圍廣,可以分層顯示眼底微血管的形態,目前已迅速應用於眼底的臨床診療和研究領域,成為對視網膜、脈絡膜血管評估的新的金標準。OCTA對於眼底黃斑疾病、視網膜脈絡膜血管性疾病、眼底炎性疾病、變性性疾病等諸多眼病能夠提供更準確的影像及數據,是眼科極其有價值的影像工具,促進了眼底病診療水平的提高。 06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 ,FFA)可以動態顯示視網膜微血管、血管結構,真實記錄眼底情況的動態變化(比如滲漏等),明確定位脈絡膜新生血管的位置、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FFA是有創檢查,可能出現噁心、嘔吐、喉頭痙攣等不良反應,肝腎功能嚴重損害患者和妊娠患者可能不適合FFA檢查。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