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起人們對腸道疾病的重視,世界胃腸病組織將每年的5月29日定為世界腸道健康日。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檢查、診斷及治療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結腸鏡。 一、什麼是結腸鏡? 結腸鏡檢查就是通過肛門插入一根軟管,通過軟管前端的“攝像頭”查看整個大腸的技術。通常腸鏡內部還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從而能夠在腸鏡下鉗取組織做病理檢查及進行病變切除等操作。 二、為什麼要做結腸鏡? 約95%的大腸癌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結腸鏡檢查可以輕易發現息肉,並能行內鏡下切除,從而根本上杜絕了腸癌的發生。 因為胃腸、食管等這些器官是空腔器官,其他檢查如彩超、CT等都不能夠準確發現結直腸病變,而腸鏡進入腸道後,能清晰地觀察整個腸道內壁,一些細微的病變如小到1-2mm病變也能看到如早癌、息肉等,可以觀察到腹部CT等影像學檢查不能觀察到的病變。 因此,結腸鏡檢查是發現結直腸疾病的金標準。 三、哪些情況需要做結腸鏡? 結直腸癌的高發年齡是55歲之後,而息肉變成癌需要5-15年,因此咱們要趕在息肉變壞之前做結腸鏡。 所以,一般建議從40歲開始就要做第一次結腸鏡檢查。這時候大多數還是息肉,也可能什麼也沒有,也可能是早期癌。 以下人群建議擇期檢查:(《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2020》) ①年齡≥40歲,無論男女; ②長期抽煙、喝酒的群體; ③有結直腸息肉或結腸癌家族史; ④進行膽囊切除的群體,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 ⑤長期缺少運動,高脂肪飲食,高鹽飲食者; ⑥長期便秘,腹瀉,有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體; ⑦炎症性腸病、家族性息肉病。 四、做結腸鏡時要有哪些準備? 因為醫生要通過結腸鏡觀察腸道內部的情況,這樣就必須有一個乾淨的腸道,都是大便就看不清楚了,所以檢查前必須做腸道準備。便秘的患者,檢查前兩天進食半流質飲食,預約上午檢查的,檢查前一天晚餐進食易消化無渣食物(如清水煮麵條、稀粥、牛奶、蛋羹等),不吃蔬菜、魚、肉類及水果等產渣食物。當日早晨提前5小時服用瀉藥,以排出清水樣便為最佳。因為會頻繁去廁所,所以儘量待在上廁所比較方便的地方哦。 五、檢查後要注意些什麼? 檢查後初期因空氣積聚於大腸內會感到腹脹不適,可到廁所排氣,數小時後症狀會逐漸消失。如有持續性腹痛,大便帶血且量多時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實施無痛腸鏡檢查者,24小時內不宜開車及進行高空作業。單純檢査者,檢査後1小時可進食少渣飲食;已做治療者,具體根據治療情況決定飲食形式。 六、結腸鏡如果發生異常怎麼辦? 如果腸鏡下發現了息肉,或者發現腫瘤等其他可疑病變,醫生會做活檢送病理化驗,病理科大概3-5個工作日後會發出檢查報告,告訴我們病變是什麼,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是癌還是癌前病變,後續可能需住院進一步處理。 提醒您:為了更早的發現胃腸道疾病,建議40歲以上人群及早行胃腸鏡檢查,早期發現炎症、息肉、腫瘤等病變,做到早治療、早受益,以免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