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粵港澳居民提供高品質醫療
深圳博愛曙光醫院 > 醫院新聞 > 深圳博愛曙光醫院首例内镜下内痔硬化套扎术成功实施!

深圳博愛曙光醫院首例内镜下内痔硬化套扎术成功实施!發布時間:2025年5月22日

來源:深圳博愛曙光醫院2025年5月22日浏覽:470次
  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21日訊(記者王斯涵) 近日,深圳博愛曙光醫院迎來技術新突破消化內科學科帶頭人李興鴻主任帶領內科團隊成功完成醫院首例“內鏡下內痔硬化聯合結腸息肉切除術”。這一技術的成功開展,不僅標誌着博愛曙光消化內科在內痔微創治療領域取得新突破、邁上新台階,更實現了“一次麻醉、雙重治療”的精準醫療目標,為痔瘡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療新選擇。

  被患者抗拒的腸鏡檢查

  險讓隱匿病灶“有機可乘”

  香港患者巫女士是一名全職太太,40歲的她近半年來飽受肛門墜脹、排便不暢的困擾。北上赴深求醫路上,她了解到博愛曙光正在開展的內鏡下內痔治療技術,於是專程前來就診。

  “最初患者對我建議的腸鏡檢查很抗拒。”李興鴻回憶道,“但專業性告訴我,有必要向患者耐心解釋腸鏡檢查的重要性,它不僅能明確診斷痔瘡情況,還能排查其他腸道疾病。”最終,巫女士接受了李興鴻的專業建議。腸鏡檢查結果出乎巫女士意料:除了內痔問題,在降結腸距肛門約45cm處,還發現一枚直徑約0.6cm的帶蒂息肉。“這種息肉雖然暫時沒有症狀,但存在癌變的風險。”李興鴻解釋。

  30分鐘微創手術

  同步治療“內痔+息肉”兩大病灶

  經詳細評估並徵求患者同意後,李興鴻開始為巫女士實施“內鏡下內痔硬化聯合息肉切除術”。手術過程中,他先對結腸息肉進行電切,隨後通過腸鏡精準定位內痔病灶,採用注射硬化劑的方式使組織逐漸纖維化,從而達到止血和固脫的雙重效果。常規情況下,兩項病灶治療各需30分鐘以上,但憑藉李興鴻嫻熟經驗和精準病灶定位、注射,整個手術用時僅30分鐘。術後,李興鴻建議患者住院觀察24小時,但因術中痛感輕微、出血量少且效果明顯,巫女士當日即滿意離院,並表示將嚴格遵循醫囑進行為期一周的自我護理,以預防術後出血及感染風險。

  “真沒想到一次手術就解決了兩個問題,既省時間又少受罪!”巫女士對這次“一舉兩得”的診療體驗相當滿意。“針對這一手術,傳統治療需要分別處理痔瘡和息肉,患者要經歷兩次麻醉和恢復期。而我們新技術的優勢在於一次麻醉解決多個問題,不僅減輕患者痛苦,還為患者節省了近千元的醫療費用。”李興鴻表示。

  內鏡下微創技術

  舒適化破解“痔”命難題

  李興鴻表示,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瘡是一種發病率很高且相當常見的肛腸疾病,通常與患者久坐久站、孕期腹壓高、肥胖增加肛門負擔、不良排便習慣等因素有關,多數患者因傳統手術帶來痛感、術後恢復期長等因素而延誤治療。據李興鴻介紹,消化內鏡下內痔微創治療主要包括套扎術和硬化劑注射術兩種方式。本次針對巫女士病情採用的硬化劑注射術,是基於其痔核脫垂程度較輕(符合II期內痔特徵),未達到套扎術適應證的臨床評估結果。這兩種術式優點眾多,在中國已逐步普及。它就像在腸鏡下做‘微創整形’,通過套扎或硬化劑注射,精準處理病灶,更大程度保護肛門正常功能。與傳統手術相比,該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更安全、精準、高效等優勢,特別適合I1-11I期內痔患者。

  從“首例”到“常規”

  技術突破普惠更多患者

  博愛曙光成功實施首例內鏡下內痔微創治療,該項技術的突破性開展彰顯了消化內科的多方面優勢,一是設備優良,配備國際領先的奧林巴斯V-290高清內鏡系統,可清晰顯示毫米級病灶,讓治療更精準;二是技術優秀,李興鴻領銜的消化內科團隊擁有豐富的內鏡手術經驗,能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個性化定製套扎、硬化或聯合治療等手術方案;三是服務優質,可為患者提供“檢查-診斷-治療”一站式服務,避免患者多次往返醫院;同時醫院還配備了住院病房服務,患者可根據個人情況並結合醫生建議,自主選擇住院服務,以便更好療養,加速恢復身體。

  李興鴻表示:“首例手術的成功只是開始,目前,醫院已將該項技術納入常規診療項目。我們希望通過這項技術,改變人們對內痔治療的恐懼心理,讓更多患者實現早診早治,避免病情惡化,導致更大痛苦。”

關鍵詞:

關口過閘來院只需20分鐘 預約專車接送
馬上預約專車
WeChat ID已複製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

取消 打開微信